能量補給站 | 與心理諮商師 游子儀:一起聊『孩子生氣時的安撫與引導 』
- sisi sisi
- Dec 2, 2022
- 2 min read
Updated: May 31, 2023

有一個熟悉的小劇場似乎每個月都會上演──孩子氣噗噗的回到家,負面情緒與生氣的話再也憋不住的宣洩出來,這時你心中在盤算著要如何幫助孩子控制情緒與理智客觀看事情…
你心裡想著: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糟糕,是孩子該提升EQ的好時候了!於是你看著孩子,將腦中預備好的引導話語告訴他說:「會不會是你誤會同學的意思了,你們之前那麼好,他可能沒有惡意喔!」。
說完後,你心理期盼著他的理智會戰勝失控的情緒,並且會說:「媽媽你說得蠻有道理的,我再想想」。不過這小劇場的發展似乎事與願違,孩子不但沒有冷靜下來思考,反而更生氣更委屈的跟你吵起來,接著丟下一句:「我到底為什麼要告訴你!」,然後憤然離開現場。
當溝通進入與孩子爭吵的階段時,通常家長感到很挫敗。 事實上,不管你說什麼,孩子都會說出自己很委屈的不同理由,讓你又無奈又不知如何回應他。
孩子的行為其實是“戰鬥或逃跑”反應
逃離危險的環境,是人類與動物在受到威脅時的本能生存反應。
只是在此小劇場中,孩子感受到的生存威脅會是:自尊心,當他表達出的感覺與想法被質疑的時候,他感到自我價值受威脅。
這時他的自尊心自我防衛本能啟動,他的理智思考腦會暫時關閉,他的生存腦就會執行“戰鬥與逃跑”能力。“戰鬥”的時候,他會更生氣的告訴你他很委屈的不同理由,讓你無法辯駁。“逃跑” 的時候,他會離開現場、生悶氣、冷戰。
這生存反應不利於孩子發展有效的溝通或問題解決與情緒調適,反而讓親子關係與情緒議題變得更糟。
連結“情緒”是更能幫助孩子調節情緒與啟動理智腦
當“戰鬥或逃跑”的生存腦關閉時,理智腦才會啟動。當孩子情緒激動時,你可以先跟他的“情緒”做連結,因為這有奇妙的安撫情緒功效。
你可以試試回饋你觀察到的情緒並表達同理。
例如:「發生這樣的事情真的讓你好生氣,媽媽看到你眼匡的淚水,心理好委屈因為阿德對你說…」。
生存危機解除、情緒受到安撫與同理時,孩子的理智腦才能有效運作並冷靜思考問題解決方式。

#疫後的家庭身心健康覺察-輕鬆親子互動一起來 #學習有效的親子互動
#學習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解決問題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