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
喜習獲選親子天下「2023教育創新100」
喜習很高興和大家分享團隊獲選「2023教育創新100」✨ 今年親子天下以「向真實世界學習」為題,希望孩子的教育從真實生活出發,啟發內在學習動機。 而這樣的號召正呼應了喜習建築教育推動的理念,我們帶孩子從生活周遭空間中探索真實的生活議題,培養與真實世界接軌的思辨與創造力。...
Aug 26, 2023


喜習登上民族國小的畫冊啦!
上個學期,喜習團隊有幸能與民族國小中、高年級美術班合作,進行「水上建築」的課程⛲️ 帶著美術班的學生, 從教具操作到製作立體模型,我們帶孩子探討: 🔍建築設計如何應對海上所需的生活機能 🔍海上生活的生活品質、空間規劃 🔍空間質感、材質、顏色的搭配...
Aug 25, 2023


教學觀點| 高中建築微課程: 建築師眼中的世界
「建築教育」相較於在國小階段對兒童的重要性, 與在高中青少年中扮演的角色,有哪些不同之處? 喜習很幸運有機會,可以進入高中校園進行多元選修的課程,讓孩子可以在高中階段有一段完整的時間,更深入的接觸不同的專業。 其實在一開始接到高中課程邀請時,我思考了很久,不同於小學或國中的...
Feb 20, 2023


孩子上什麼? | 舞台上的空間遊戲
"運用佈景構築時空,作為情境的線索,創造虛實交錯的故事架構" "隨著影像的推移,展開故事的想像與詮釋" 準備好跟著孩子們一同探索他們所打造的奇幻世界了嗎! :「老師!我故事的角色是兩位有錢的外星人, 建造了一座大城市,也創造了很多空中建築,可以搭電梯到空中房裡! 」...
Feb 16, 2023


教學觀點 | 從藝術教育的角度看待建築創作
艾斯納(E. W. Eisner)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智慧,需透過學習來達成。 智慧是人們處理問題情境之方式,用在藝術活動,例如兒童之繪畫或雕塑是在處理一個問題,一種尋找方法並運用材料以轉化思想、意象或情感的問題,這種處理品質的視覺化、處理形式與內容的作用:色彩、線條、與形狀...
Feb 7, 2023


教學觀點 | 如何用空間創作作為傳遞知識的媒介?
____ 藉由創作 提升對環境的關注/ 傳遞永續發展 ____ 以⽔上建築這個主題為例,配合SDGs⽬標13「完備減緩調適⾏動,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」。 我們帶領孩⼦⼀同探討建築與⽔的關係,從⽔上建築出現的原因到與陸地建築的差異,涵蓋著⾃然與⼈為因素,如『氣...
Jan 17, 2023


教學觀點 | 如何用空間創作作為傳遞知識的媒介?
__________ 核⼼素養和SDGs的關係 __________ 永續發展教育是為了永續發展的各種教育活動,包含各類與永續發展相關的議題,不限環境領域,也強調在地⽂化脈絡。 其中關鍵議題包括全球化、消除貧窮、永續消費與⽣產、性別平等。...
Jan 10, 2023


高中大孩子上什麼? | 電影中的建築
「『建築』是什麼?」 常常是開始上課前,會問學生的第一個問題。 「給人住的地方」 「有遮蔽的空間」 「一種可以走進去的藝術品」 經過一次次地回答,回憶經驗,反覆思考、討論, 大家會同意「建築」不是只有單純的功能性與結構或美感, 其實它很接近「可以走入的藝術」。...
Dec 20, 2022


教學觀點|要如何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建築創作中實現呢?SDGs在教育推動上有什麼困難之處呢?
在財團法人九典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下 喜習建築教育順利設計出兩個版本的永續創作資源教具 『空間模距教具』及『空間觀察教具』 這兩組教具除了大小的差別之外 更是針對空間外部和空間內部來進行不同的設計練習 我們將教具作為開放性資源,讓有興趣的老師或家長可以免費使用!...
Dec 7, 2022
bottom of page